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GOAT爆火背后,AI Meme的炒作预期和隐忧

随着 GOAT 市值的爆炸式上涨,沉寂了半年的 AI 赛道终于被一只山羊点燃,徘徊在去中心化算力和去中心化数据之间的 AI,在叠加 meme 超级周期的预期后突然火热起来,一时间整个市场被各种 AI 概念的 meme 给填满了。

这个涨得连老 meme 玩家都傻眼的新代币,竟「意外」地将 AI 和 meme 两条赛道结合到了一起,创造了一个更性感、更具想象空间的 AI meme 赛道。AI 自主发币,这个在过去没人尝试的叙事在数千万市值的衬托下显得如此自洽且 Native。

GOAT 的故事值得我们仔细复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学到到加密市场当前存在的巨大信息差、AI meme 当前存在的隐忧以及赛道未来的炒作方向与逻辑。

在 10 月 12 日-10 月 13 日时,GOAT 在推特上的讨论度就已经不低了,但是 GOAT 的价格并没有匹配上他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价格十分被低估的区间。

救星 Moonshot,「蹭流量」变成 AI Crypto「满分答案」

GOAT 突破 PVP 逻辑,成为 PVE 概念的转折点,得益于 Moonshot 的助推。

Moodeng 之后,Moonshot 开始被加密行业视为「meme 界的 Upbit」,许多上线 Moonshot 后的 meme 代币,在短时间内,都收获了不错的涨幅。Moonshot 是 App Store 上一款允许使用法币直接购买和出售 Memecoin 的应用,主打让用户通过法币直接购买 meme 代币,在很多圈内人看来,这无异于为 meme 市场打开了流动性的阀门。而 GOAT 则成为了 Moodeng 后,Moonshot 的又一个超级受益者。

相关阅读《Moonshot:法币也能购买 Memecoin?》

10 月 13 日,彼时 GOAT 的价格处于 1200 万美元的低点。8 时 41 分,Moonshot 官推宣布上线 GOAT。

GOAT爆火背后,AI Meme的炒作预期和隐忧

GOAT 的价格随之飞速上涨,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冲破总市值 2000 万美元的前期高点,两天的时间就已经冲破了 1 亿美元的大关。随之带来的他的影响力越来越破圈,AI meme 的叙事被更多的人认可。不止是 KOL「喊单王」,还有各路顶级的 VC,Moonshot 官方相关的顾问等。

GOAT爆火背后,AI Meme的炒作预期和隐忧

三箭资本的联合创始人 Zhu Su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已做多 GOAT,开仓均价为 0.33976 美元;Wintermute 成为 GOAT 第三大持有者,持有总供应量 1% 的代币。Placeholder 合伙人 Chris Burniske 于 X 发文表示 GOAT 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和机器开始意识到机器将可以很强地使用区块链,高盛前高管、宏观研究机构 Real Vision 创始人 Raoul Pal 回复道:「没错,这展示了未来自主人工智能的力量。」

那些曾经获利出逃的聪明钱重新追入,上述提到的聪明钱地址也回来了。以均价 0.0075 美元卖掉自己大部分筹码的巨鲸以 0.03 美元将自己卖掉的筹码重新买回。

GOAT爆火背后,AI Meme的炒作预期和隐忧

图源:Dexscreener

在突破 100 m 后,GOAT 的势能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创下新高,仅用 2 日就又突破 200 M 大关。PVE 和 AI meme 的共识逐渐开始出圈,并在加密行业形成强大的共识。

在 Pump 平台持续性 PVP 的环境下,直到这时,我们才发现,由真理终端协助参与发行的 GOAT 不是 PVP,而是一个全新的叙事「AI 和 meme 的结合」。AI 和 meme 这两个概念很完美地适配,正像真理终端的创始人 Andy Ayrey 说的,AI 相互交谈,是 Meme 病毒传播的良好条件。

与 GOAT 比起来,之前 AI crypto 的结合好像都很别扭,因为他的本质其实也是项目方发行的 VC 币,但「AI 自己发的币」让很多 KOL 甚至 VC 都成为了信徒,它不仅与 AI 的结合更上一层楼,还在概念上也非常的 Crypto Native,而且也规避了发币带来的监管风险,毕竟这是 AI 发的币。

在大家的集体 fomo 下,GOAT 市值一路高歌,在 10 月 20 日总市值来到 6 亿美元的高位,像 Arthur Hayes 这样的加密大 v 甚至喊话,GOAT 将会达到 10 亿美金的市值。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