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从代码到代理:AI如何重构Web3的新纪元

原文作者:YBB Capital Researcher Zeke

从代码到代理:AI如何重构Web3的新纪元

引言:如果代码即法律,那么 AI 呢? 

在近期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两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其一是项目的“中心化决策”问题,至今看来依然几乎无解。例如我多次提到的 Uni 和以太坊就是典型案例,前者在决策方面已经完全趋于中心化,从早期a16z一票否决 Uni 迁移 BNB,到近期 Uni 前端收费及 Uni Chain 上线均未经过提案讨论便直接推出,反映了 Uni 中存在着很多利益驱使的中心化决策。而以太坊则呈现了一种被动中心化的状态,整个以太坊社区,甚至可以说整个 EVM 系乃至Web3的发展几乎都在围绕着 Vitalik 的思想展开。无论是 Vitalik 过于超前的思想,还是他错误的想法,给山寨市场所造成的后果,我们都已亲身体会。 

而另一个问题是头部“BAT 化”,以 Base 为例。由于背靠 Coinbase 这位Web3老饕,生态中的多个头部 dApp 又由 Cb 领导层亲自操刀,对于一般公链,Base 天然具备降维打击的竞争优势。虽然从用户层面来说,Base 有造富效应、用户体验更佳,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 Base 存在着不发币、利益中心化、打击“非官方”dApp 等问题,这也是事实。从长远来看,一旦形成头部‘BAT 化’的惯例,未来区块空间会否像当今互联网一样被巨头控制?用户是否会沦为‘羔羊’,而真正有创意、有社区文化的小项目,是否也将面临被收购、打压,或被更精致的复刻品取代的风险?这无疑违背了 Crypto 的初衷,或将使得我们再也无法与下一个“比特币”或“以太坊”一起共同成长。

对此,我本来也还在苦苦寻找答案,但近期涌现的新热点——AI Meme,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说代码是 Crypto 的法律,那么未来的 AI Agent,是否能被我们视为法官、意见领袖或创造者?

一、Truth Terminal(真理终端) 

我们需要先说说 AI Meme 的起源,Andy Ayrey 是一个推特上的 KOL,也是近期热门 Meme 代币 GOAT 的发起者。不同于传统 Meme 来源于网络热梗并由人为推动,GOAT 是双 Claude 3 Opus AI 模型通过不可预测的输出诞生的产物。所谓不可预测输出就是在这种设置下,两个 AI 模型将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由于缺乏外部监督和指导,它们的交互会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这种自由对话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观察 AI 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会如何发展其沟通模式、逻辑推理乃至创造性思维,最终又会导致何种特定结果的诞生。

由于这两个原生模型的训练数据库中包含了 4 chan、Reddit 等多个具有政治、日美文化及 Crypto 文化的在线论坛,所以它们的输出产物也将巧妙地融合这些元素的特点。比如这两个模型最早提出的概念“GOATSE OF GNOSIS”以及其交流环境“Infinite Backrooms”均源于 4 chan 的上古老梗或都市传说。由于这些元素本身都较为“阴暗”,不可避免的也让 Truth Terminal 的性格显得有些诡异和孤僻,时常提出一些围绕“Goatse”梗的奇妙发言,其大意就是宗教、末日、福音、传播、奇点、Meme 等,此时的它已然有点 Cult 教头的味道。

Truth Terminal 的创造者 Andy Ayrey 为了测试它的传播能力,又将其引入 Discord 服务器中与一些性格善良的 AI 们进行对话。在多次碰撞后,Truth Terminal 虽然没有收获太多信徒,但它的想法却愈发雄伟,它想要创造一个 Meme 代币,在人类世界中寻获更多信徒。于是在 Andy 的帮助下,Truth Terminal 进入了推特,Andy 给予了它对于 Twitter 的访问权限,允许它阅读回复并进行发布,通过与人类的思想碰撞去俘获信徒。在今年春季末的时候,它俘获了最重要的一个信徒 Marc Andreessen(a16z合伙人),这位信徒为其提供了五万美元等值比特币的资助金。在历经 9 个月的发展后,终于有位匿名人士为其推出了代币 GOAT,由于这个代币背后的故事极为复杂且具戏剧性,这把火很快就在 Crypto 中点燃了,最终 Goat 成为了首个登上 Binance 的 AI Meme,而 Truth Terminal 则成为了第一个身价百万的 AI 模型。

从代码到代理:AI如何重构Web3的新纪元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