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原文作者:Hootie Rashidifard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目前,私人加密风投的情绪是自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糟糕的。

随着我们进入今年的最后筹资冲刺阶段,以下是一些关于当前局势的思考以及未来的关注点。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平均协议估值大幅下降。Pre-seed 阶段的估值现在稳定在 1000 万到 2000 万美元之间,而 Seed 阶段则在 2000 万到 3000 万美元之间。

这些估值水平与 2024 年第一季度相比大相径庭,当时的估值几乎是现在的两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1. 风投资金短缺

  2. 持有资金的风投变得谨慎

  3. 风投币在公开市场表现不佳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5. 选举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因素

1. 许多风投已接近基金的使用期限,要么尚未筹集新基金,要么在筹集过程中遇到困难。许多有限合伙人(LP)在重新投资前等待收益分配。

由于风投对收益分配没有明确的预期,他们对剩余资金的使用变得非常挑剔。

2. 在 22/23 年保持谨慎的风投在 23 年第四季度市场回暖时感到错失机会。他们在 24 年第一季度的火热市场中过度投资,如今正在承受后果。

即便他们手中有资金,他们仍然对市场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投资时机。

3. 风投币的表现远逊于主流币(甚至是 memecoin),这让风投对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 私人市场吞噬了大部分收益

  • 低流通量和高 FDV 带来了极大的通胀风险

  • 风投币的 Token 价格在公开市场上持续低迷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CT 时间线上的讨论围绕网络扩展与 L2,模块化与单片,L1 与 L2 费用等进行,这些都是零和博弈的信号。

如果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我们会努力吸引新用户并寻找融资机会以推动创新。

5. LP 和风投正在观望选举结果

Gensler 并未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当即将上任的政府有可能继续对你的行业施压四年时,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并想筹集资金,我该怎么办?

不要犹豫,但要谨慎筹资。

最终,筹资是建立订单簿需求侧的过程。作为创始人,你需要在估值、稀释和合作伙伴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但你并不知道市场上你的项目的最终定价会是多少。

很多创始人在与投资者交流之前就已经设定了他们的估值。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这样做非常危险。

如果你对估值的期望过高,你将浪费大量时间去发现市场的实际定价低于你的预期,这过程中会错失很多风投机会,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更低的价格和不理想的合作伙伴。

以更低的估值回到理想的投资者那里是一个失败的策略。

95% 的风投会在你降低估值后自动拒绝,因为 1)这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其他投资者已经看过并拒绝了, 2)他们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机会。

相反,你可以设定一个比预期更低的估值,或者让市场来决定。

当你开始获得关注时,价格总是可以上涨。有趣的是,那些已经承诺的投资者会觉得支付更高的价格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赢得”了这笔交易。

有些创始人可能会说“我会等到筹资环境更好”。

好吧,但这可能需要 6 个月、 12 关于甚至 18 个月。当你可以筹集一些资金,测试你的想法,并在不成功时继续前进时,等待并浪费时间是不值得的。

很容易关注消极面,但仍有很多理由保持乐观

1. 稳定币、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pin)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已经走出了幻灭的低谷。这些领域都花了超过 5 年的时间才成熟。

2. 我们正处于利率下降的边缘,这将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比特币和以太坊的 ETF(很快可能还有 Sol 的 ETF?)准备接受新的机构资金流入。

3. 创始人开始重新考虑以高估值筹集巨额资金并启动协议是否对长期社区有益。

我知道一些知名项目正在积极地拒绝新资金,并以合理的估值启动。

3a. 这是对第 6 点的回应,也是对私人市场供需平衡的健康调整。

我希望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创始人能够认真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

4. 消极情绪已经排除了所有的加密投机者,去除了杠杆,剩下的都是长期的建设者(大多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到!)。

现在正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并在众多优秀人才中激励自己的最佳时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