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TON:直面天命

TON 的故事充满了人事与天命的纠缠之缘。回顾 TON 的发展历程,肯定绕不开 Telegram。Telegram 由俄罗斯兄弟 Pavel Durov 和 Nikolai Durov 于 2013 年创立,旨在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私密的即时通讯平台。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Telegram 的加密技术 —— MTProto 协议。该协议专为速度和安全性设计,支持端到端加密,确保只有对话双方能够阅读消息内容。虽然所有的 Telegram 消息都经过服务器加密存储,用户可以选择对特定对话使用端到端加密的“秘密聊天”功能,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第三方,包括 Telegram 服务器,能够阅读聊天内容。

凭借其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Telegram 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通讯平台之一,拥有近 9 亿的月活跃用户,并成为 Web3 社区的重要工具。

2017 年,面对 Telegram 庞大用户群体的安全和隐私需求,Durov 兄弟开始开始开发名为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的区块链项目,并计划推出其原生加密货币 Gram。

2018 年,Telegram 通过 ICO 筹集了约 17 亿美元,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代币发行之一,投资者包括多个大型风险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ICO 同时引起了 SEC 的关注。

2019 年 10 月,SEC 指控 Telegram 进行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这场法律挑战极大地阻碍了 TON 的项目进展。经过与 SEC 的长期沟通和法律斗争后,Telegram 于 2020 年 5 月宣布退出 TON 项目,开发工作转交给一个独立的开源开发者社区。项目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并将代币名称改为 Toncoin。ICO 筹集资金被退还。

2021 年,由 Anatoliy Makosov 和 Kirill Emelianenko 创立的 TON 基金会接管项目,继续向着去中心化和扩展性的方向迈进。

2023 年,Telegram 官方宣布将 TON 区块链作为其 Web3 基础设施的首选,并于今年将其整合到 Telegram 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中,$TON 也被用于与频道所有者的所有交易和支付活动,成为了 Telegram 实际意义上的「平台币」。

$TON 初始总量为 50 亿枚,代币分配上,团队初始拥有 1.45% 的代币,剩下的 98.55% 均在早期被 PoW 挖完。

TON 上的挖矿是自发且随机开始的,由于 Telegram 团队与 SEC 的诉讼于 2020 年结束并达成和解,因此被迫停止在 TON 上的工作。为了退出 TON 项目但允许爱好者探索该技术,Telegram 团队将所有区块链的代币放入智能合约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开采。

随着 PoW 的代币分发智能合约耗尽,传统 TON 挖矿结束。TON 进入了 PoS 的阶段,增加了更多的验证者并增加了用于验证的代币,从而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参与网络运营,验证者可以获得新的 $TON 作为奖励,每年通胀 0.6% 。目前质押的 $TON 约为 6.5 亿枚。

目前 $TON 总量约为 51 亿枚, 但由于 TON 基金会冻结了早期非活跃挖矿钱包约 11 亿枚 $TON,以及 TON Believers Fund 锁定的约 13 亿枚 $TON(2025 年 10 月开始解锁),因此流通供应量不到 27 亿枚。

$TON 除了能作为 TON 网络上的 Gas 代币和质押代币,还能在 Telegram 上作为“代币汇集”来增强其价值。例如,Telegram 最近宣布将专门使用 $TON 进行广告支付。在这种设置中,广告商使用 $TON 资助其营销活动,收入在 Telegram 和内容创作者之间平分。此外,Telegram 已开始接受 $TON 用于支付 Telegram Premium 的费用,该服务通过 Fragment Store 提供,目前拥有 500 万订阅者。这些举措显示了 Telegram 团队确保 $TON 作为具有实际用途和明确价值积累机制的代币的努力。

核心技术

TON 最核心的技术是其无限分片范式(Infinite Sharding Paradigm),极大地增强了 TON 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分⽚是可扩展性三难困境下的一种扩容解决⽅案,其基本思想是将整个区块链网络分割成多个较小的片段(分片),每个分片可以独立地处理一部分交易和数据。通过将交易和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分片中,分片机制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和性能,就像我们在超市购物结账时一样,通过多开设几条购物结账的收银通道,可以直观地减少排队时间和提升结账效率。知名的分片链除了 TON 还有 Near、Harmony、 Elrond 等。

TON 的分片架构分为 Masterchain、Workchain 和 Shardchain 三层。其中 Masterchain 仅有唯一一条,负责协调;Workchain 是作为 Shardchains 集合存在的一个虚拟概念,系统最高可容纳 2 ^ 32 条 Workchains;Shardchain 负责进行实际的交易处理,并且是动态的,能在负载变高时自动分裂、在负载下降时自动合并,每个 Workchain 最多可以分裂成 2 ^ 60 条 Shardchains。

TON:直面天命

为了解决分片链之间通信的问题,TON 采用了基于 Actor 模型的智能合约,选用 FunC 作为主要的合约编程语言。在 TON 中,每个智能合约实例具有地址、代码和数据单元(持久状态),并且智能合约始终具有对其所有持久状态的原子同步访问。但是智能合约实例之间的通信既不是原子的也不是同步的,这和其他智能合约链(例如以太坊、Solana)的开发范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导致了 TON 上 DeFi 的开发困难且缓慢。

如果对 Web2 的微服务架构有所了解,可以简单把 TON 上的智能合约类比成微服务,整个 TON 的无限分片范式类比成 Kubernetes 的弹性编排服务——创建新的合约实例并按需扩容、缩容、移动它们来优化系统。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