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原文作者:Cycle Capital, Lisa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自“ 924 ”新政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史诗级暴涨。金融三部委政策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超预期提振市场情绪,A 股和港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领涨全球市场。但国庆后在超乐观的普遍期待下市场转而下跌,那本轮行情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底已现呢?本文将从分析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和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角度尝试做出判断。

结合过去 20 年 A 股市场阶段性底部特征,政策信号一般力度较大且需要超出当时投资者预期,历史来看是 A 股企稳反弹的偏必要条件。近期政策超预期发力,政策信号已经显现。

2024 年 9 月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宣布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 ETF、沪深 300 成份股作为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一项互换便利的首期操作规模是 5000 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

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回购工具的首期额度是 3000 亿元,后续同样可视情况扩大。

2024 年 9 月 26 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涉及举措涵盖 1)培育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 2)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与支持私募基金稳健发展, 3)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等,总计三点内涵与 11 条要点。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当前中国增长问题的根源是持续的信用收缩,私人部门持续的去杠杆,且政府部门信用扩张未能起到有效对冲。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投资回报率预期低,尤其是地产和股市价格的低迷,二是融资成本还不够低。而本轮政策变化的核心均是沿着降低融资成本(下调多项利率)和提振投资回报预期(稳房价与提供股市流动性支持)两条思路展开,属于是对症下药,是否药到病除,实现中长期可持续的再通胀,则还需要后续结构性的财政刺激和实际政策落地执行,否则市场的复苏可能昙花一现。

10 月 8 日(周二)上午 10 点,国家发改委举办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上涨情绪在国庆假期得到充分发酵,市场普遍认为 A 股触底反转,大摩认为促进经济结构从投资到消费的再平衡,需要的政策体量大约是 2 年内不低于 7 万亿。市场参与者对财政政策有较大预期,因此市场对此次发改委发布会有较高关注,但会上并没有出现市场普遍预期的大刀阔斧的财政逆周期调节政策,这也是国庆后市场反转的主要原因。

截止 10 约 9 日,A 股估值水平均修复至中位数附近。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历史纵向对比, 9 月底反弹程度较高,已经到达了 23 年初对疫情重启的经济加速预期的 PE 倍数。全球主要市场的横向对比,中国市场相对新兴市场的估值目前依然是亚太地区最低,接近韩国的水平。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Cycle Trading:A股后市何去何从

总结来说,市场反转关键在于中期基本面信号的确认,基本面数据还未有显现,近期的短期上涨主要靠预期和资金带动,踏空担忧(FOMO)使得情绪计入得非常迅速,RSI(相对强弱指标)等技术指标短期都有一定“透支”。高波动下的市场往往会伴随过度反应,历史级别的暴涨后出现回调既是技术需要也在情理之中。货币政策先行加码后,后续的财政政策能否跟进是近期影响股市上行节奏和空间的主要因素。就如同美联储预期管理的艺术,在疯狂激进的市场环境下,是不合适再添一把火的,但事缓则圆、水满则溢,该有的都会有。用长期的眼光看,笔者认为近期的下跌是调整而非趋势终结,中长期 A 股大底已见,主升还未到来。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