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从营销口号到产生价值,详解链抽象的三阶段

原文作者:Austin King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大多数人仍然不太明白“链抽象”到底是什么。

这只是团队用来吸引风投投资的一个流行词,还是它真的会像“模块化”运动那样带来巨大影响?

坦白说,两者都有,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它的发展会分阶段进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以及到 2025 年底我们可能达到的情况。当散户逐渐意识到风投给他们描绘的梦想并不真实,且打算将他们当作退出时的流动性时,这对市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阶段 1 (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稳定且无威胁)

恭喜你——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并且错过了 Celestia 在 2021 年引发的模块化浪潮所带来的巨大收益,那么这将是你接触推动类似规模行业变革项目的下一个机会。

我们现在正处于链抽象的初始阶段。实际上,只有少数公司对如何正确构建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而具备足够工程实力来启动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今天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只是宣传?

现实情况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团队只是在技术开发的阶段,能够展示概念验证的演示。然而,这些协议还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虽然有些令人失望,但这些早期的概念验证是否有前途呢?

目前,我们基本上处于一个极其复杂且难以使用的加密环境中。用户需要考虑到 gas 费、助记词、RPC 端点、其他网络上的 gas 费、我们的代币在哪些链上、我们想使用的应用在哪些链上等等——复杂程度已经让愿意经历这些繁琐步骤的人数达到了极限。

目前专注于链抽象的公司正在采取逐步解决问题的策略——他们尝试解决用户面临的两到三个复杂问题。这就是当前向公众展示的概念验证项目。

这一阶段的影响将是有限的,整个行业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保持在这个阶段(我与一些领先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是我根据他们的路线图得出的初步判断)。

这将会很有趣——但人们可能仍会把链抽象视作一种新的流行语/营销术语,认为这是用来吸引投资的手段。尽管主网上会有实质性进展的证据,但还不足以让整个行业围绕这种设计范式进行重大调整。不过,积极的一面是,如果你深入研究,你会开始在主网上看到一些公司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领导者,并在大多数人尚未关注时为自己做好准备。

阶段 2 (2025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L1 心理战的开端)

到了明年第二季度,人们将开始在他们使用的应用中看到越来越多的链抽象实例,而无需主动寻找“链抽象”项目——用户体验将以兼容现有系统的方式得到提升。

他们可能会听说朋友使用了一种“通用账户”设计的钱包,这种钱包允许他们在任何地方使用资金。他们可能会为一个永续合约交易协议充值保证金账户,事后才意识到协议在 Arbitrum 上,但他们实际上是从 Optimism 存入的,甚至没有意识到需要考虑这些细节。

这是我们会看到新一波人开始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位创始人,这可能是开始认真筹资的好时机。风投的研究人员会开始意识到“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未开发机会”,因为他们已经在主网上看到了这种设计范式的潜力,但他们也明白这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高杠杆的机会可以参与。

随着我们接近第三季度末,几乎没有人能继续否认链抽象将彻底改变终端用户访问这些网络的方式,大家将开始看到:

使用应用程序将变得更加简单,许多应用程序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不像目前风投所投资的那些没有实际应用的基础设施项目。

到那时,可能只有两到三家基础设施公司在早期就采用了这种设计范式,并将在链抽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这将引发我在加密货币领域七年中见过的最有趣的文化冲突之一。几乎每个从业者都持有大量的 L1 代币。目前,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们强烈认同某个智能合约平台的文化中,比如以太坊或 Solana。这一变化将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率先出现,以“让以太坊再次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为名,但很快将扩展到所有区块链。

从心理角度来看——如果你持有加密货币,你的主要投资几乎肯定是 BTC、ETH、SOL 或其他一些 L1 代币。此外,L1 团队是行业中资金最充裕的,他们拥有庞大的关键意见领袖(KOL)网络来推广他们的观点。再加上,最大的风投已经向 L1 项目投入了数亿美元,他们必须为其有限合伙人(LPs)实现多倍回报,否则他们的投资者声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起初,当链抽象仅限于“让以太坊再次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时,这些人会接受它。但一旦链抽象开始威胁到 L1 网络作为价值积累中心的地位,行业中资金最充裕的实体将会协调发起大规模的心理战,试图说服你 L1 仍然是你应该投资的地方。

阶段 3 (2025 年第四季度及以后,重大脱钩)

今年年底将对许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人们反对链抽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看好其前景或不认为它对行业有益,而是因为他们有数亿美元的财务利益在其中,他们需要说服普通投资者相信他们所推崇的 L1 项目将带来最佳回报。

这一阶段将非常有趣,因为它将成为资金雄厚且有偏见的大型风投与逐渐显示收入更接近于订单流起源而非基础 L1(如以太坊、Solana、Sui 等)的实证数据之间的对抗。

在 2025 年上半年,项目参与链抽象将相对简单且积极,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看到整个行业内出现越来越多的激烈辩论,人们会编造各种理由来解释为什么 L1 仍然会积累价值,以及为什么链抽象是一个骗局。

这对活跃在加密货币推特上的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目前,将你的资金投入到最受关注的项目中仍然是合理的。这是当今行业的现实,几乎没有什么是基于基本面的。然而,随着明年的到来,你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数据,让你觉得“哇,链抽象真的存在,我需要把投资转向那些处理订单流起源的应用和协议,因为它们能带来最多的收入”——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调整投资并不理性。如果你是那种跟随我并深入了解行业走向的人,你需要意识到,你并不属于将来会大规模改变投资方向的普通散户群体。你需要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数据:“这些关于链抽象协议增加收入的数据是否会让散户意识到,大型风投正在利用偏见和自利的叙述来把他们当作退出流动性?”

当散户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时,行业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我们终于在学习如何评估加密网络。既得利益者会尽可能地模糊这一点,以维持散户退出流动性,但越来越明显的是,他们在没有实际用途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过多,他们将因为无法依赖预期的散户退出流动性而感到极度恐慌,并会竭尽全力去维持这种状况,因为坦率地说,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依赖于此。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