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科银资本:Crypto后市的上涨取决于行业基建的扩张

作者:科银资本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从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到 V 神的 ETH风潮,再到后来的 Defi、NFT、meme、L2 甚至现在开始讨论 L3,这么多故事结合着每一个周期的牛熊转换,多少人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折戟沉沙。卓野自 2020 年起加入科银资本,参与了科银在区块链赛道的众多投资。在这段旅程中既体验了市场的辉煌,也在低谷中与团队一起不断调整策略,寻找前行之路。站在在这后市可期的时间窗口下,每一个周期里 要叙事都离不开基建——挖矿,应该再一次认真关注。

牛市幻象:运气掩盖了认知的深度

2017 年以前,区块链市场一片狂热,每个新项目都宣称自己是下一个「奇迹」。科银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率先投资了 Binance、QTUM 等项目。在一片浮躁的市场中,这些项目的成功并非偶然,Binance 等团队的专注和执行力正是科银坚定支持的原因。随着投资不断扩展到 Bitget、Republic 等项目,科银积累了多个标杆案例。然而,随着一级投资逐步走向寡头市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开始稀缺。尽管科银也积极参与了 Jasmy、Klaytn 等国际项目,但并非所有投资都能达到预期,部分过于乐观的投入在市场成熟后暴露出风险。

挖矿的硬实力:穿越周期的「持久战」

与传统股权投资相比,挖矿更像是区块链领域「硬核」的基建投资方式。挖矿不仅仅是设备和电力的组合,它的本质是对区块链底层逻辑的理解。科银从 2016 年开始深入布局挖矿业务,凭借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实现了从容的周期穿越。创始合伙人剑波此前在中芯国际的背景,使他对芯片行业的技术和市场有着深刻洞察,在 2018 年便率先通过投资思创优布局比特币挖矿芯片,这让科银在挖矿领域始终保持技术领先。挖矿不仅带来了稳定收益,更成为穿越牛熊的「稳健利器」。

矿业的战略视角:产业链上游的制胜法宝

科银资本清楚地认识到,矿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的收益,更在于其应对周期波动的特性。比特币的⻓期存在奠定了矿业的稳健需求,科银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矿场,以适应能源格局变化并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这样的全球视角,科银确保了矿场的低成本优势,从容应对未来挖矿难度上升的挑战。科银始终相信,未来的投资机遇不在表面上光鲜的项目,而在于那些拥有产业上游资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设施。这种⻓远布局是科银资本在区块链行业中的独到策略。

比特币减半:产业分化中的新机会

比特币减半效应下,矿企逐步分化为三大阵营,各自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 北美上市矿企依赖低成本的油气资源,过去的高杠杆让部分公司在熊市中深陷危机。面对市场压力,它们开始探索比特币二层网络和 NFT 等领域,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 南美、中亚和非洲的非上市矿企在减半后持续扩张,利用高功耗矿机获得市场占有率,追求短期的成本优势。

• 国家支持的矿企通过低成本电力资源,旨在快速占领产优势,谋求⻓期的战略收益。

科银资本卓野敏锐观察到,南美和非洲的矿企因成本相对较低,成为此次减半周期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利用更低的挖矿成本,迅速扩展并增强 市场地位。对于科银而言,这些矿场项目无疑是下一个周期中的要⻆色,它们不仅仅是市场参与者,更将在减半周期中扮演「行业基石」的角色,为科银在矿业中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行业的扩张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而区块链行业从多次「被判死刑」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更是依赖于坚实的基础支撑。挖矿不仅是维系区块链生态的要组成部分,更在市场出现分歧时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区块链的基础建设,包括算力设施的扩展、矿场资源的布局,以及能源和技术的创新投入,才是推动市场前行的核心动力之一。

随着币价经历波动、市场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区块链行业不再只是依赖短期投机获利,而是逐渐回归到长期价值的积累上。这个阶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强化显得尤为要。只有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算力、储存和网络等核心基础建设上,才能保证行业在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中保持稳健发展。未来的上涨速率,不仅取决于单一项目的增长,更关乎整个生态的韧性,而这种韧性正是由完善的基础设施所支撑的。

因此,加快区块链行业的基础建设,从分布式算力到去中心化网络资源的优化,是整个市场复苏与上涨的关键前提。只有让整个生态的基础更加稳固,区块链行业才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向更高的台阶,不断吸引更多主流资本的关注与投入,为全球金融、技术、治理领域带来更深远的创新和变革。

查看更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0x Kofi 

直观而言,人们会认为,如果协议被削弱,应用程序也必然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应用程序肯定会重新获得部分价值,但「胖应用程序」这一理论本身就是简略的。不同垂直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方式不同,问题不应该是「应用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胖吗?」 ,而是「具体是哪些应用程序?」

正如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护城河的新框架》所提到,加密应用程序独有的结构差异(可分叉性、可组合性和基于代币获取价值)能够降低新兴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因此,尽管少数应用程序拥有一些无法简单复制的属性,但作为加密应用程序,培育护城河并维持市场份额是极其困难的。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框架:如果一款应用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我认为 99% 的应用都会有这个问题。因此,我预计大多数应用将难以捕获价值,因为开启收费开关必然会导致用户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丰厚激励的无差异应用。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代理和求解器的兴起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与对协议的影响类似。鉴于代理和「求解器」主要针对执行质量进行优化,我预计应用程序也将被迫在吸引代理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从长远来看,流动性网络效应应该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在短期和中期内,我预计应用程序将经历一场逐底竞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议和应用程序都不断削弱,那么价值将在哪里重新聚合?

「胖钱包」理论

最简单的答案是:谁拥有最终用户,谁就是赢家。虽然理论上,这可以是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前端,但「胖钱包」理论认为,没有谁比钱包更接近用户。

钱包主导加密货币的移动用户体验:要了解谁在移动网络中拥有最终用户,最好的试金石是问以下问题:用户最终与哪个 Web2 应用程序交互?虽然大多数用户与 Uniswap 的前端「交互」进行交易,但他们仍然通过钱包应用程序访问此前端。这意味着,如果移动设备主导加密货币用户体验,钱包只会继续加强与最终用户的联系。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就是用户所在的地方:加密应用本质上是金融。与 Web2 不同,几乎每笔链上交易都是某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因此,账户层对加密用户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还有一些钱包层的独特功能:支付、闲置用户存款的原生收益、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消费者用例,例如加密借记卡。

钱包的转换成本高得惊人:虽然从理论上讲,转换钱包就像复制粘贴种子短语一样简单,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心理症结。鉴于用户对钱包提供商的信任程度很高,我认为品牌和「亲和力」是钱包层面护城河的强大来源。再次回顾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钱包提高了费用,用户是否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答案似乎是:「NO」。MetaMask 钱包内的交换功能收取 0.875% 的费用,但仍然有大量用户使用。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链抽象:虽然链抽象在技术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钱包层解决链抽象问题。我可以通过单个账户余额轻松访问任何链上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个想法似乎特别直观。oneBalance、Brahma、Polaris、Particle Network、Ctrl Wallet 和 Coinbase 的智能钱包都在朝着这个愿景迈进。未来,我预计更多的团队将通过钱包层的链抽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 AI 的独特协同作用:虽然我预计 AI 代理将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堆栈的其余部分商品化,但用户仍然需要授权代理最终代表他们执行交易。这意味着钱包层最适合成为 AI 代理的规范前端。在账户层集成 AI 的\成果还包括自动质押、收益耕作策略等。

我们已经阐述了「为什么」钱包将拥有最终用户关系,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它们将「如何」 将这种关系货币化。

货币化的机会

钱包实现盈利的第一个机会是拥有用户订单流。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尽管 MEV 供应链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不可避免成为事实:价值将不成比例地归属于拥有最独家订单流访问权的人。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胖钱包」理论:最终用户与货币化的机会 原文作者:Robbi...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