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Azuma(@azuma_eth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北京时间昨晚 11 点左右,链上分析机构 Lookonchain 监测到了一笔异常交易,某地址(0xA7A1c66168cC0b5fC78721157F513c89697Df10D)从 Eigenlayer 的团队地址收到了约 167 万枚 EIGEN 后,直接以 3.3 美元的价格完全抛售,套现约 551 万美元。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该笔交易被曝光之后,社区之内质疑声音频起 —— EIGEN 刚刚解除转账限制没几天,团队就这样子明目张胆的直接砸盘了?

今晨 5 点半左右,EigenLayer 就社区质疑给出了官方回应。

今天早晨发生了一起孤立事件,某投资人关于将代币转入托管地址的电子邮件遭恶意攻击者劫持,黑客替换了邮件中的具体地址,结果导致 1673645 枚 EIGEN 被错误地转移到了攻击者的地址。攻击者已通过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出售了这些被盗的 EIGEN,并将稳定币转移到了中心化交易所。我们正在与这些平台和执法部门联系。部分资金已经被冻结。

这次破坏没有影响到 Eigenlayer 系统,协议或代币合约中并不存在已知的漏洞,此次事件与 EigenLayer 的任何链上功能无关。

我们仍在调查这一情况,一旦有进一步的信息,我们将继续披露。

这起攻击事件本身并不复杂,知名安全专家、慢雾创始人余弦在个人 X 上给出了很详尽的分析。

针对该起攻击事件本身,攻击者恐怕预谋挺久了,攻击者地址最早先收到 1 EIGEN,隔了差不多 26 小时收到 1673644 EIGEN,都来自 3/5 多签地址(0x87787389BB2Eb2EC8Fe4aA6a2e33D671d925A60f)。接着,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各种洗币。Gas 来自 ChangeNow,非法获取的 EIGEN 主要兑换成 USDC/USDT,并主要通过 HitBTC 等平台洗完。

攻击者得手原因据官方说法是“邮件被入侵”。估计是在邮件内容里,应该发送的预期接收 EIGEN 的钱包地址被替换成了攻击者地址,导致项目方将 EIGEN 打入了攻击者地址。哪怕是先打了 1 EIGEN,说不定攻击者收到 1 EIGEN 后,也给预期接收地址打了 1 EIGEN,导致预期接收者以为整个流程无误…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

然而,这起“普通”的安全事件背后却暴露了另一层更为严重的问题 —— 为什么 EigenLayer 的投资人现在就可以收到 EIGEN 代币?且为什么接收地址(不管是投资人还是黑客)可以在收到 EIGEN 之后毫无限制的直接抛售?

在 EigenLayer 此前所披露的代币经济模型中,关于早期贡献者及投资人的份额部分曾白纸黑字的明确强调了“为期 1 年的锁仓限制”

EIGEN 合约的转账限制移除后,早期贡献者、投资者和 Eigen 基金会服务提供商的代币将被锁定一年。一年之后,上述每位接收者的 EIGEN 将解锁 4%,此后每个月将额外解锁 4%。

一起黑客事件,意外地揭下了EigenLayer的遮羞布

作为一个融资规模过亿,TVL 高居全生态头部,各大头部交易所争相上线的“天王级”项目……很难想象 EigenLayer 既没有选择使用当前已相当成熟的代币分配协议,也没有自行部署代币解锁合约,而是相当“无脑”地在代币刚刚解除转账限制后立即向投资人地址打币……

从黑客的抛售行为来看,这些地址在收到代币之后也并没有受到任何硬性的操作限制,换句话说 EigenLayer 似乎是在指望着 VC 们去“道德锁仓”……

更为离谱的是,EigenLayer 似乎在收到“投资人”(其实是黑客)关于更改地址的邮件后,并未通过电话或是其他其他形式交叉确认,而是直接放款打币,这才导致黑客成功窃取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总而言之,这一整起事件可谓槽点满满。但凡 EigenLayer 执行了正常的代币解锁规范,但凡 EigenLayer 团队的运营素质稍微合格那么一点,这起黑客事件都不可能发生,EigenLayer 也不会被社区口诛笔伐为“草台班子”。

从技术角度来看,EigenLayer 创新的“再质押”叙事扩展了节点验证服务的边界,利用 AVS 将原本仅可用于网络共识维护的节点验证服务扩展至预言机、排序器、跨链桥等更多的细分场景。这对于以太坊生态乃至于整个加密货币行情都具有长远的效用意义。

但技术归技术,运营归运营,从过往的“团队成员向生态项目索取空投”争议再到如今的“解锁风波”,EigenLayer 的这些离谱操作正在一步步透支着社区信赖。对于任何一家项目而言,哪怕它的规模再大,这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PayFi革命将至?盘点值得关注的5个Web3支付项目

Web3 支付基础设施

现有的 Web3 支付基础设施大大简化了传统支付流程。通常,支付交易只需三个参与方:付款方、收款方和区块链(作为媒介)。由于区块链本身不具备意识,可以说实际上只需要两个参与方,这使得交易在速度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所有 Web3 支付协议都基于相同的基础设施,具体实现上可能会因协议的上下转换需求而略有不同。

Sphere Pay 和 Loopcrypto.xyz 是两种独特的支付基础设施协议,它们允许企业整合 Web3 支付功能,稍后我们将详细探讨它们的特点。

什么是 PayFi?

随着支付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结合,PayFi 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围绕货币时间价值的金融市场。PayFi 提供了一种用未来的钱满足当下需求的方式,这是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

PayFi 包括多种支付形式:

  • 支付 Token,如代表代币化美国国债时间价值的 Token 或产生收益的稳定币;

  • 通过 DeFi 借贷为现实世界资产 (RWAs) 提供融资,在现实支付场景中实现链上收益;

  • 与 DeFi 协议无缝结合的新型 Web3 支付系统;

  • 将传统支付逻辑搬到区块链上,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 Web3 支付框架。

PayFi 的一个典型案例是 Ondo Finance。这个协议通过将美国国债进行代币化,致力于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机构级别的金融产品。Ondo Finance 将低风险、稳定收益和可扩展的金融产品,如美国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带入区块链,使得稳定币持有者可以从他们的资产中获取收益。

Ondo Finance 提供两种产品:OUSG 和 USDY。OUSG 是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基金,而 USDY 是由短期美国国债支持的收益型稳定币。截至 2024 年 8 月 23 日,这两种产品的总锁定价值达到了 5.56 亿美元。

通过 USDY,持有者不仅可以以美元计价,还能获得收益。因此,Ondo 为支付 Token 增添了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推动了 Web3 中 PayFi 的发展。

有趣的支付创新

本节将介绍支付领域中一些有趣或鲜为人知的创新,不涉及加密卡和上下转换功能。

Karrier One ( 支付 x DePIN)

支付与 DePIN 的结合在电信网络中有着合理的应用。Karrier One 是一个运营商级别的去中心化网络,集成了支付和 DePIN 功能。Karrier One 网络由电信、区块链和 Karrier 编号系统 (KNS) 三个模块组成。他们与全球电信供应商合作,提供全球无缝通信覆盖。网络由 Karrier DAO 管理,Token 持有者可以参与治理决策。

通过 KNS,用户可以获得一个直接与他们电话号码关联的 Web3 钱包。这项集成让用户能够参与 DeFi 活动,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并实现顺畅的支付流程,从而将 PayFi 和 DePIN 有效结合起来。全球有 71 亿手机用户,这为 Web3 电信网络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Huma Finance

Huma Finance 是一个以收入为基础的借贷协议。它通过与全球链上投资者的匹配,允许借款人抵押未来的收入进行借贷。该协议具备常见的信用设施,并配备去中心化信号处理器和评估代理,这些是与收入来源整合、进行信用评估和持续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截至 2024 年 8 月 23 日,Huma 已经融资近 9 亿美元,其中 8.83 亿美元已成功偿还,目前信用违约率为 0% 。

Sphere Pay

Sphere 是一个专为数字货币设计的支付 API。通过提供一站式支付体验,Sphere 将普通用户与稳定币连接起来,加速了 Web3 支付系统的发展。

Sphere 为商家提供可定制或预设的前端和用户体验,方便他们灵活地应用 Sphere Pay。此外,Sphere 提供多种定价模式,以满足商家对产品或服务的不同需求。Sphere 不收取软件使用费,而是从每笔交易中收取 0.3% 的固定费用,使得软件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这使得 Sphere 成为小型企业,尤其是那些交易量不大或启动成本较低的企业的理想选择。

Loopcrypto.xyz

Loop 是一个 Web3 支付基础设施,帮助公司安排或自动化收款和付款。通过自动支付功能,Loop 提高了运营效率,并减少了客户流失率。该平台支持所有 ERC-20 Token,并可选择以加密货币或法币进行结算,这降低了企业在资金转换方面的复杂性。

Loop 提供即插即用的软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它还与 Stripe、Zapier、Xero 等顶级平台集成,企业主可以轻松地将 Loop 无缝整合到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因此,使用传统发票系统的企业无需进行系统大规模改造,便可轻松添加加密货币作为客户的额外支付选项。

Orbita

Orbita 是一个基于 Cosmos 开发的去中心化 L1 支付协议,目前仍在开发中,尚未推出测试网。由于团队可能还在编写文档和白皮书,这些资料尚未公开。

Orbita 的核心功能将包括直接不可逆支付、可逆支付、去中心化订阅和电子商务集成。作为一个专注于支付的 L1 协议,这在支付行业中是一个全新的方向,可能会带来有趣的变化。

市场数据与更新

PayFi革命将至?盘点值得关注的5个Web3支付项目

PayFi革命将至?盘点值得关注的5个Web3支付项目

PayFi革命将至?盘点值得关注的5个Web3支付项目 原文...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